您的位置:首页 > 县区人大 > 固镇县

固镇县刘集镇人大:以民主实践站为枢纽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9-30 17:58 来源:蚌埠人大 作者:蚌埠市人大 点击数: 字体:【  

为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刘集镇人大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站作为履职核心枢纽,以“幸福来串门——代表来敲门”活动为实践载体,通过阵地标准化建设、服务场景化创新、治理闭环化运行,构建起“群众呼、站点接、代表办、政府应”的基层民主治理新格局。

建强实体阵地,打造民主实践“主引擎”

刘集镇人大将代表联络站全面升级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站,构建起线下实体阵地与线上服务平台深度融合的民主实践体系。实践站内划分“代表履职公示区”“民情议事厅”“矛盾调解室”等功能板块,配备由人大代表、法律工作者、乡贤组成的专职服务团队,制定《实践站运行规范》,明确选民接待日、议题征集、议事协商等12项工作制度,让群众“找得到门、见得到人、说得上话”。

同步开发民主实践站线上平台,公示代表履职二维码,群众扫码即可提交诉求、查询进度、评价结果,实现24小时“不打烊”民意接收。今年以来,实践站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16条,成为民意汇聚的“信息枢纽”和民主协商的“议事中心”。

创新活动载体,延伸民主服务“触角网”

以实践站为出发点,刘集镇人大创新“固定+流动”的民主实践模式,让代表履职从站内延伸到田间地头。在“幸福来串门——代表来敲门”活动中,实践站根据前期收集的民情数据,精准划定走访区域,组织代表开展“靶向式”服务。

在种植大户集中的村落开设“田垄议事会”,围绕灌溉设施改造、农技指导等问题现场协商;在社区广场设立“板凳议事点”,邀请居民代表共商停车位规划、养老服务等民生事项;针对特殊群体开通“上门听诉”服务,由实践站联络员陪同代表入户收集诉求。通过这些“沾泥土、带露珠”的活动形式,代表们累计梳理道路硬化、教育医疗、环境整治等民生问题149件,全部录入实践站“民情数据库”实行分类管理。

深化闭环治理,构建民主实效“保障链”

实践站建立“收集-研判-分流-办理-反馈-评估”的六步闭环工作机制,确保群众诉求全流程可追溯。对收集的问题,由实践站组织代表进行集中研判,形成《民情分析报告》,属于村级事务的由站内经议事协商解决,需镇级部门办理的形成《代表建议交办单》,由实践站跟踪督办。

刘集镇政府相关部门接到交办单后,需在3个工作日内反馈办理方案,办理过程中由实践站安排代表全程监督。办理完成后,实践站组织群众代表、人大代表开展“满意度测评”,对不满意事项启动“二次办理”程序。截至目前,实践站推动解决的49件民生难题中,群众满意率达98%77件正在办理的事项均通过实践站平台实时公示办理进度。

下一步,刘集镇人大将持续完善实践站“民意收集-分析-转化”机制,推行“实践站+部门”联动办理模式,定期开展“民主实践开放日”活动,让基层实践站真正成为展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实践的“窗口”,为基层治理注入持久动力。

(刘集镇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