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五河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将群众急难愁盼作为监督工作“风向标”,针对代表接待日期间群众反映强烈的杨树飘絮问题,迅速启动专项监督程序,以“全链条监督”推动民生痛点变治理亮点。2023年下半年,五河县人大多次开展实地调研,根据代表调研反馈和群众集中诉求,向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制发监督意见书,明确要求从源头治理、分类施策、长效管控三方面推进杨絮综合整治。两年来,县人大持续跟踪督办,推动林业部门落实三年整治方案,综合运用树种更新、药剂干预、科学采伐等手段,使城乡杨絮污染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以人大监督实效兑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庄严承诺。
靶向监督促治理 精准施策见实效
在县人大持续督办下,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创新举措、分类攻坚,重点实施“雄株采伐+过熟林更新”双轮驱动策略。一是抢抓治理窗口期,针对杨树飘絮生物特性,锁定每年3月中旬(花芽分化期)、5月中旬(种子成熟期)两个关键节点,针对雌性杨树占比高的区域,精准标记并伐除雄性单株,从源头减少雌树授粉和结籽飘絮,阻断授粉飘絮链条,2025年累计采伐雄性杨树7739株,采伐区域降絮效果显著;二是加速过熟林更新改造,对河道两侧、学校周边、居民集聚区等重点区域开展采伐作业,2025年已采伐河道两侧杨树片林680亩,同步推广无絮良种“雄性杨”及泡桐、楸树等乡土树种,实现生态效益与民生需求双赢。
闭环监督强落实 生态惠民显担当
为确保治理成果经得起群众检验,县人大常委会始终紧盯问题整改“最后一公里”,建立“意见反馈—督办落实—成效评估”全链条监督机制。通过定期听取专项汇报、组织代表实地视察、联合部门会商研判等方式,确保治理措施与群众期盼同频共振。下一步,县人大将聚焦“建好管护网、换出新生态、治出长效益”,督促政府严把新建工程树种选育关,加快老化杨树置换进度,强化重点时段飘絮精准防治,以人大监督之力持续守护群众群众“呼吸自由”,让生态治理成果真正成为可触可感的民生福祉。
(五河县人大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