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将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这一群众关切、代表委员关注的“关键小事”作为监督着力点,通过精准选题、深入调研、有效审议、跟踪问效,推动解决“重建轻管”难题,助力农业基础设施持久发挥效益。
2024年4月,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审议县政府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的报告时,与会的多名委员、代表结合基层调研反映高标准农田部分项目“重建轻管”现象依然存在。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主动回应民生诉求,在系统谋划2025年度监督工作要点时,经过认真研究,将高标准农田建后运行管护纳入监督工作计划,实施精准监督。
2025年3月,县人大常委会按照年度工作要点,成立专题调研组,深入大新、临北、浍南等9个乡镇,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访谈农户等形式,对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情况开展调研,详细了解有关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调研组在实地调研中指出,高标准农田建后运行管护关键在于落实管护责任,不管是专业管护人员还是附近村民,都要有参与管护的自觉性,确保设施有人管、管得好。调研结束后,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系统梳理相关情况,认真分析研究,形成内容详实、问题精准、建议务实管用的专题调研报告,并经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为后续审议意见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充分调研掌握实情的基础上,2025年4月于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听取审议了县政府关于高标准农田建后运行管护情况的报告。会上,常委会组成人员结合调研情况和委员、代表前期反映的问题,聚焦管护工作的痛点、难点、堵点,进行深入审议讨论。会议在肯定前期工作成效的同时,针对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形成了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的审议意见,助推高标准农田建得好、管得住、长受益。会后,县人大常委会及时将关于高标准农田建后运行管护3个方面的审议意见转交县政府研究办理。县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持续跟踪督办,通过电话沟通、实地查看、线上跟进等多种方式,推动审议意见落地落实,以人大监督之力助推提升高标准农田管护水平。
(五河县人大办公室)